2011-07-07

家花撲鼻香

庭院的花整年都在開,只是現在開得比較多







野花可以拍

在竹林鄉道上散步,偶而看到路邊有玫瑰花,就隨手將之白下,感覺還不錯。





2011-06-02

龍舟整隊中

端午節就到了,龍舟們正在整隊中




2011-05-27

雨中蘭陽

        因為颱風就在附近外海,所以外面正下著大雨。這對宜蘭人而言這感覺很熟悉。
        可是在雨中用相機拍下雨中的景象,對我而言還是很少有的經驗呢!
        雨中的黑天鵝看來是很沒伴了,看我在照它,還漸漸地游向我來,
或許它也希望把影像放在網路吧!

白鷺趁著下雨在草坪中找食物,它們還忙得很。
平日熱鬧非凡的老街,現在沒有什麼人了,店員正閒著沒事做。

我家就住在這棟大樓旁,現在車窗外已看不清楚了。

2011-05-26

電線,空中,飛舞

      自從人類開始會用電之後,就逐漸加深了和電、電線、電塔的共生關係。喜歡也好,討厭也罷,它就是存在我們的四周、出現在我們眼前。可是我們仍可以講幾句話吧!請不要粗魯地對待土地,請注意輻射線殺人不見血的問題。



2011-05-24

要睡了嗎?羅東,午夜一點半

        每逢假日羅東夜市附近總像不夜城一樣,人潮久久不願離去。甚至甘願在舞台上小睡片刻也要留下。
街燈下三兩成群地聊個不完 
 街燈、街車總像有用不完的能量
只有標示著「吃喝玩樂」的養生館落下了鐵門

2011-05-23

見,不見,羅東

       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本是很自然的,可是這世界的最近一百年變得太快了,而且越變越快,這讓許多有心人士擔心不已。因為這樣的快速變遷不是自然變遷而是人為變遷,而且可能是破壞性變遷,甚至是不可逆變遷。
         羅東的變遷也不例外。原本是稻田,現在多種了一棟棟的水泥屋,而且裡面住的還未必是農人。圖中所謂的狗屋農舍還是接連出現,而且是「售」的廣告。
        羅東原本是台灣木業集散中心之一,曾是盛極一時的。伐木事業沒落之後「林場」景觀也就變得蕭條了,一度甚至還有人動腦筋要將之改建國宅。還好這個想法後來被破解了,後來改為「林業園區」變成一個不錯的休閒去處。


2011-05-22

蘭陽平原移到蘭陽溪中了嗎?

採砂石及西瓜、高麗菜、哈蜜瓜等蔬果已占據了蘭陽溪。從上游、中游、一直到下游,蘭陽溪被充分地「開發」了。環保派正在哭泣吧!

2011-05-18

這是蘭陽溪出口嗎?

多久沒見了,蘭陽溪出口多出了這樣的裝置,這會是我們要的蘭陽溪出口景觀嗎?



誤闖藝區

我會選修「生活攝影藝術創作」純屬偶然。是在開學第二週才聽辦公室的惠珠說:「這老師觀念很新,你不妨去聽聽看。」。去到教室已過半場,大家正在觀看影片:「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」。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攝影課程。
小朋友沒經驗也可拍出好相片
一群從來沒有攝影經驗的印度紅燈區小朋友,在攝影老師的指導下,竟也能在短暫時間內學會攝影,甚至拍出不錯的相片來。而他們用的相機更是普通不過的「傻瓜機」。老師會在第一節放這樣的影片,顯然他是接受這種觀念的人:影像的好壞不在於你用的相機好壞,而在於你拍出了什麼內容。
好相片未必要有好相機
憑這點就打破了很多人對攝影的既有觀點。之前多數人都認為要拍出「好」照片理當要有好的相機、好的鏡頭、強大的解析度等要件。現在看來,沒錢的人也可以有機會了。就去拍吧!只要拍出有內容的相片即可。
拍出你想要的感覺和效果
可是事情真有那麼簡單嗎?「拍出什麼內容」!怎麼看出內容好壞呢?我就不會看。你問他,什麼內容是好的內容,老師又說那要看你想要拍什麼,而且又能拍出你想要的內容(效果、感覺等),當你能拍出你預期的內容,就是好內容。問題就出在如何拍出自己想要的感覺和效果呢?有可能以前沒有注意「感覺」,也可能有感覺卻沒辦法拍得出來。因為對相機的性能不熟悉,對構圖、快門、光圈不會掌握等等。
從熟悉的、有感覺的先拍,拍出自己覺得好的相片
老師說,可以從你最熟悉的、最有感覺的東西開始拍。多拍、常拍,先拍出你自己覺得不錯的相片,再把它的模式複製下去你終會拍出好相片。可以先定個主題作拍攝的方向,如果沒有主題則先多拍再挑出和適的主題。如果要拍你不熟的對象,也要先把它搞懂,要先做好準備工作,才能拍得精準。
相片的好壞在於你的觀念
後來又說相片的好壞在於你的觀念,而不在於技術。觀念對了終究會拍出好的相片,觀念不對你有再好的技術也不會拍出好相片。如果觀念對了技術不好可以慢慢克服,技術是容易解決的。這聽來有點簡單可是又很抽象,怎樣的觀念才對呢?老師又會說看你要拍什麼,所以這讓很多人摸不著頭緒、讓很多人困惑。
初期多看名家作品,甚至模仿其作法
還好,老師透過很多名家作品的賞析、解說等,讓學員見識到別人還有很多作法可以操作。這有點像是書法的臨帖是初學毛筆字的基本工。基本工做得紮實,來日才能有更大的揮灑空間。或說基本工是「入門」必修課題,主要是模仿名家如何用相機看世界,同時也可練習基本技術。臨帖先選一家來臨,但也不能總寫那一家而已,學拍相片也有類似性。
多拍多練也是必要的工作
很多次的外拍,漸漸地就有很多人有作品可以給老師評析。有的會被指出意想不到的缺點,會對老師的「眼力」大為讚佩,因為拍者跟本沒有注意到那麼多小細節,有時想要辯解,反而自暴其短。但也有會拍出好作品的,在老師口中說出「不錯」或「很屌」的相片。從多次的評析中,大家漸漸有了拍攝的方向感。
當代攝影和紀實攝影大不同
雖然大家漸漸對攝影有了feel,但是對什麼是「紀實攝影」什麼是「當代攝影」仍無法精準掌握,而我們要拍的是當代攝影。對「一般生活照」和「藝術攝影」的差別更是有如隔紗。而我們要產出藝術影像,最後還希望能有「創作」出現,因為我們修的課程是「生活攝影藝術創作」。
讓相片會說話
老師也常要我們「讓影像說話」、「讓影像有厚度」等。相反地,我們本來的相片是不會說話的,不說話難道是單音嗎?我們如何讓相片從單音,發展成語言甚至語句呢?這在生物發展上是要億萬年才會產生的啊,畢竟也只有人類會「說話」,而其他生物可頂多只會單音而已。相片怎麼說話呢?例如:相片中「同時有死滅和新生」或「同時出現過去和未來」等有衝突性、對比性、反差性、批判性等。在一張相片中能有豐富的內容、豐富的語意才是好相片。
拍出合乎美學的相片吧
有時候,老師在評相片時會說出這個「不合乎美學」或「不夠美學」。什麼是美學啊!我想,如果把它想成「美感不夠或不夠美」可能更白更易懂。美是最高的境界,但是美的作品不能只靠運氣好而得到,美雖然有主觀性但美也有其客觀的基礎。在成熟的攝影者心中,美甚至是可以營造的。要能營造出具有美學的相片,基本工當然要有一定的水準,基本工必定包括技術。雖然老師口中說技術不重要,但我認為其語意本來該是「好作品不可能只靠技術而得到」、「只要觀念正確,在不斷的拍攝中技術自然會得到」。美是最後的目標,但在美產生之前卻要有基本的技、藝。就讓我們從技術、藝術,再發展出具美術的作品吧!